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前沿】第七期——超短光脉冲产生与阿秒科学之旅

时间:2025年11月11日  点击数:

20251111日,浙江大学宫晓春研究员应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邀请,在北教22号楼401报告厅作题为“超短光脉冲产生与阿秒科学之旅”的学术报告。集成电路学院全体师生参加报告会,张立春院长主持报告会。

宫晓春研究员从极端光学与超快测量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介绍了极端光学的学科背景与超快光学测量的关键方法,重点分享了阿秒符合测量及其核心技术突破。随后,他深入讲解了高功率高重频激光脉冲的技术路线与实现途径,并结合后脉冲压缩等具体技术,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方法在固体阿秒光电子学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宫晓春研究员展示了阿秒符合测量技术在观测光电子运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凸显了该技术对超快动力学研究的强大支撑能力。

报告结束后,宫晓春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耐心解答了相关问题。

宫晓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工程所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阿秒超快精密测量研究,在阿秒光脉冲产生与应用,阿秒符合干涉仪研制,以及原子分子团簇阿秒电子超快动力学测量等方面取得若干成果,Natur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 Rev. X, Phys. Rev. Lett., Optica等一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目前致力于设计极端条件前沿科学实验研究系统,围绕阿秒超快光学及极端强场光物理,寻求极限尖端应用制造创新突破,在极端时间空间尺度上,探究新奇现象与自然规律,实现化学反应及复杂凝聚态体系电子超快动力学的精密测量与调控。受邀在Femto14、UP2020、ISWAMP等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曾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菲涅耳奖、中国光学学会颁发的饶毓泰基础光学奖、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全国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超快强场国际研讨会颁发的The Fifth ISUILS Award for Young Researchers。曾入选第65届林道诺贝奖得主见面会,第9届日本振兴会希望会议诺奖得主见面会并获JSPS Hope Fellow。(撰稿:赵国栋 审核:卢太平)


  • 电话:0535-6682125

  •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 邮箱:jcdl2021@126.com(意见反馈)

学院微信

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09096634号

鲁公网安备号 370602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