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集成电路科学与技术前沿】第四期——抗辐照碳化硅高时间分辨探测器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点击数:

2025928日,应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史欣副研究员来访交流,并22号教学楼401报告厅作题为抗辐照碳化硅高时间分辨探测器的学术报告。集成电路学院全体师生参加,李正教授主持报告会。

史老师以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实验用硅探测器升级为背景,介绍了硅基探测器近年来在高能物理、核物理、空间探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然后指出了硅探测器的局限性,并阐述了碳化硅材料相比硅具有原子位移阈能高、热导率高等方面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低增益雪崩碳化硅(SiC-LGAD)高能粒子快速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报告结束后,史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

史欣,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5年先后在台湾大学(常驻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CERN)和美国普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从2002年至今,参与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康奈尔正负电子对撞机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实验,开展物理分析与半导体探测器研制。2015年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2016年入选国家人才计划。负责中国组ATLAS实验硅微条探测器升级项目,同时作为国际抗辐照半导体探测器合作组(DRD3)宽禁带半导体工作组(WG6)负责人开展碳化硅探测器的研发。(撰稿:赵国栋 审核:金鑫


  • 电话:0535-6682125

  •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 邮箱:jcdl2021@126.com(意见反馈)

学院微信

鲁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09096634号

鲁公网安备号 37060202000109号